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中医 >

让医院成为中医药文化展示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13 21: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河北省省会唯一一所市级中医院,是该省建院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医院中医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突出,是全国已经命名的29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两家以医院单体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医疗机构之一。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有着独特人文、技术、历史等资源优势。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石家庄市中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弘扬普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药传承工作是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燕赵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的摇篮,河北是中医药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中医药学术与文化资源。石家庄市中医院建院初期广纳名医,汇集了华北地区30多名在民间享有盛誉的名医,并传习、培养了一代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手段和技术,留下了大量珍贵古籍文献,为中医院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学术资源。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六个挖掘。

  在全院开展了“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护理学适宜技术、全员学养生”活动,举办了青年医师学经典研讨沙龙,加强了考核。

  组建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建院初期各学科学术奠基人和知名专家的师承谱及学术思想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现已完成首批胡东樵、熊古山、吕伯泉等9名当时在省内享有盛名的中医大家的师承谱整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师承体系,现已师传至。百余名拜师,上千名跟师学习者战斗在临床一线,许多已成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整理了馆藏的期间及前出版的线册(含明版40余部),另有抄本稿本数十部。目前已经为馆藏书籍进行了初步梳理,编写了《石家庄市中医院院藏中医古籍简明书目》,编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中医古籍总目》电子目录。馆藏的1932年故宫博物馆《历代名医蒙求》影印本、《朱氏实发》抄本系难得一见的珍品。

  启动了老专家传统制剂工艺传授工作,抢救了院内失传近30年的白灵药、兰灵药配伍和独特的制备工艺,并炼制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

  建设了邢月朋、王淑玲、薛芳、田淑霄、张士舜、郭纪生6个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刘线个省名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赵振兴、董风林2个院级(学术)传承工作室,积极做好“师带徒、徒跟师”工作,组织学术整理、挖掘、研究,规范、推广、开发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并在临床应用。

  在全院各临床科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护理人员学习使用适宜技术,统一培养考核,每个科室使用6项以上,全院共开展40余项。

  在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活动中,医务人员体会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目睹了老专家运用中医药解决临床难题的神奇。全国、省优秀临床研修人才培养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名中医传承拜师,院内师承等活动,使得一大批青年医师得拜全国、省级名老中医为师,在不断成长的同时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对中医药的确切疗效建立了信心,对中医院的发展建立了信心,培养了中医人的文化自信,也培养了一批铁杆中医。

  中医药文化要想在全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要做好弘扬普及的工作。为此我们开展了建场所、组队伍、创精品、广宣教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中医粉丝。

  在院内建成了以“文化园”为中心宣传教育场所的“一廊”“二厅”“二梯”“三馆”“六园”文化景点。“一廊”即治未病文化长廊,展示了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传统诊疗方法;“二厅”即健康理念厅、综合服务厅,展示了古今中外养生名言谚语;“二梯”即11部电梯和4个步行梯,传播健康引语和精神文明道德模范;“三馆”即保健馆、实验馆、档案馆,实地展示医院传统诊疗技法、中医药古籍藏书,开展中医药的科研与创新工作;“六园”即文化园、百草园、养生园、药浴园、职工艺术园和聚善园,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和魅力。向基层辐射,在帮扶单位高邑县王家庄农家书屋、井陉县南障城中心卫生院、灵寿县车谷坨村委会和村卫生室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宣教阵地。融入居民生活,下一步医院还将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公园主题活动。

  为了更好地普及中医药知识,组建了党团员志愿服务队、下基层工作指导队、中医养生保健专家巡讲团、中医药科普专家团、中医药文化讲解员队伍、老年艺术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交流活动。

  一是开展中医药本草精华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医院建有静态10万级现代化的制剂室,生产丸、散、颗粒、胶囊、洗、栓、膏7种剂型59个院内制剂,近两年研发了养生茶、保健酒、滋补膏等“本草精华”系列产品,荣获14项国家专利。配合临床治疗和中医治未病工作,研制了热奄包、穴位贴、经络热通贴等中医适宜技术产品,藿金防流感茶、百草固肺膏、荆防抗感足浴包、香夷防感香囊等防流感系列方剂。二是组织中医药专家进行中医药文化产品的创作,重点抓“六个一”文化产品,即:一份院报、一个网站、一套文化培训手册、一套健康宣教片、一套养生保健书、一套养生书画册。

  一是中医中药走基层送健康六进活动。以党团员志愿服务为主连续开展3年,走进周边20多个村镇,建立长期帮扶关系10余个,90个医师进入53个社区开展坐诊服务,服务乡村群众上万人。

  三是《中医之友》健康俱乐部活动。2008年组建,建立了银屑病、糖尿病等10余个专病俱乐部,开展医患联谊和健康普及活动。

  八是中医养生保健沙龙、学中医经典沙龙研讨交流活动。以本院医务人员为主,邀请兄弟医院和县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参加,定期开展沙龙活动。

  九是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基层医生培训大篷车、乡村医生培训项目培训基层医生3000余人。

  十是媒体传播宣教知识。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主流媒体开展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中医养生科普讲座、中医专家话健康等宣教。

  敢于在中医理论上进行创新 我院邢月朋传承工作室团队总结我院已故国家名医邢月朋的学术经验,提出了“调畅气机,补益中气”的“大气”理论,并在邢月朋临证经验的《先道易复》《先道悟新》两部专著里进行了阐述,目前大气理论已在内科系统临床诊疗工作中予以应用。

  善于在临床技法上创新 在临床科室广泛开展了“培养一技强”“打造一招鲜”活动,鼓励医务人员技术创新,脉管科“张氏疮疡疗法”、心病科的“药罐加药贴治心脏病”,护理上“头部十八法”、保健操“改良十六段锦”都形成了很好的技术优势。

  勇于在制剂工艺上改良创新 白灵药用铁锅沙罐炭火炼制提取成功后,不断实验改良了原有的炼制器具,实现了在制剂室生产提取,缩短了炼制时间,且分离程度更高。改良陶瓷缸浸泡提取为现代化渗漉提取,提高了药液的浓度和有效成分。

  优化科研发展环境,建立了综合实验室,引进数十万元科研设备,增强了科研保障能力,为全院各类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打造全省首家“血清银行”,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签订了6000人份的样本存储协定,为整个地区的病史研究、临床疗效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平台和支撑。

  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研究,建立了“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增强了高端人才的培养能力。科研工作出成果,今年由我院主研的“上市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我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实现了我市卫生系统“零”的突破。

  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构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建设了集中医健康体检、治未病、针灸推拿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一体的“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和“非药物传统疗法中心”,把中医诊疗延伸扩展为健康管理,将健康教育、中西医体检、健康调理,非药物治疗等融为一体,探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培育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把握我市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市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发挥我市地域优势,与北京市中医院、天津市中医院、广安门医院等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按照“互赢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与桂林市中医院缔结“友好医院”,引入其“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在乳腺保健管理中的先进理念,并借鉴其在治疗乳腺病方面的前沿技术,开展乳腺病的诊疗工作。

  建立了国医大师孙光荣工作室石家庄工作站和王永炎院士工作站,特聘10余名省级名老中医来医院坐诊,聘请全国名老中医作为客座教授,指导查房、解决疑难问题,形成“名医聚集效应”,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使医院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展示平台、知识平台和教育平台,发挥了文化价值感召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展示与传播中,推动医院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文章导读 #160; #160;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

上一篇:肺结节张纾难
下一篇:中医师承:政策之光照亮传统医学传承之路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