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整形 >

【2023年】邹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第三季度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4-04-14 10: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着力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做大做强“1+5”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1-8月份,全市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数字经济产业营收达到266亿元、62.6亿元、91.1亿元、31.4亿元、7亿元、45.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29.3亿元。

  1、紧盯智能装备制造、精密铸造两大核心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全力支持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艾坦姆合金(山东)有限公司合金新材料数字化工厂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9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签约项目陆续入驻并投入生产。 2、引导企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打造精品装备。今年组织10家企业14种产品申报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 3、50万吨乙醇项目、10万吨/年新型炭材料及高温煤焦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艾孚特糠醛项目、吉田生物1000吨香料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灵晓新材料正在申请试生产;奔腾绿色环保涂料产业园项目、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高端化工产业坚持“抓大放小”,以恒信集团、国宏化工为链主企业,重点实施恒信50万吨乙醇、10万吨/年新型炭材料及高温煤焦油资源综合利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国宏30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带动瑞华化工新材料、奔腾绿色环保涂料等项目集聚,年内营业收入达到480亿元,助推恒信集团“十四五”期间成长为“500亿级”龙头企业,带动形成“1000亿级”化工产业板块。

  2. 50万吨乙醇项目消防水站主体已完成,冷冻站垫层施工完成;正在进行乙醇合成装置羰基化单元、分离单元管廊架预制;现场四台塔器筒体卷制、组对完成50%;加热炉正在安装。

  3. 10万吨/年新型炭材料及高温煤焦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焦化塔框架基础完成60%;加氢主要设备安装90%;分馏钢结构安装完成50%;仓库基础完成80%。

  按照“双百亿级”定位,培育数字经济和机器人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立足“创新引领”,依托京东、颐高、万声三大平台,落地软件集成、信息服务企业50家,加快推进京东文旅结算中心、万声二期等项目,年内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

  以数字产业化为方向,加速推进荣信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数据中心、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万声二期项目落地城前镇,目前正洽谈相关政策中

  机器人产业围绕“谋篇布局”,按照“整机+零部件”的理念,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招引珞石公司总部迁移,在邹城实现科创板上市,新上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天河矿山重型机器人、达野灵智医用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博诚智能永磁系统项目,年内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

  天河科技矿山重型施工机器人研发与智能制造项目已开工建设;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已完成土地手续办理,正在办理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等各项手续;博诚智能永磁系统项目已建设完成,设备陆续安装,具备生产条件。

  以助企攀登工程为主抓手,完善“工业发展指挥部+企业服务保障专班”工作机制,优化调整攀登企业库,建立技改、对外合作、科研创新等5类项目清单,“一企一策”明确攀登目标,推动企业向更高层级俱乐部迈进,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收入过100亿元龙头企业4家,过10亿元骨干企业20家。

  充分发挥“指挥部+专班”工作机制,组建千亿恒信创建、重点企业攀登、升规纳统等9个重点工作专班、5个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凝聚形成高点定位、上下联动、重点突破的强大工作合力。围绕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等卡点堵点问题,“一对一”帮扶提升、全流程帮办,协助解决企业政策供给、金融支撑、科技赋能、土地保障等各类问题167项,协助保障项目用地1928.49亩、盘活厂房4.26万平方米;为37家攀登企业协调各类融资60.4亿元;解决人才需求130余人、用工需求2100余人。1-8月份,我市87家攀登企业实现营收579.3亿元、同比增长32.04%,其中营收过100亿企业1家,10-100亿5家,5-10亿3家,1-5亿19家。

  实施百亿技改工程,支持鲁抗舍里乐、盛源控股、兖矿轻合金等企业生成更多技改项目,年内完成技改项目118个,实现投资132亿元。

  建立技改导向目录项目库,梳理118个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2023年1-8月,在库技改项目57个,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0.4%,综合排名济宁市第1位。

  建立“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储备库,年内培育国家单项冠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1家、单项冠军企业8家。

  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公示期)、省“专精特新”企业30家、山东省瞪羚企业4家。推荐兖矿轻合金、荣信集团、博诚电气、珞石科技等十一家企业申报为第七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申报书上报至省工信厅。培育奔腾漆业、兖矿轻合金等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

  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强区扩容计划,坚持产业布局、基础配套、管理运营、服务保障“四个一体化”,加快实施物流仓储、供热保障等“十大中心”项目,做大做强“一区六园十六基地”,招引落地2个投资过10亿元制造业大项目,全力冲刺“千亿级”产业园区。

  1.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推进会议,研究学习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程序、考核体系;动员大会前期材料已准备完成,待市领导确定时间召开会议;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接,梳理挖潜创建指标申报及研判其他创建园区竞争力等情况。目前,已完成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前期材料准备工作,待动员会议召开后,经相关责任部门对申报材料审核认可后,上报创建材料,并争取省市上级部门支持。

  2.强区扩容工作:完成《邹城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邹城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已将修改完成的环评、评审汇报PPT、评审意见提交评审专家,待专家委员会内审后,形成评估报告,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已与国宏化工沟通联系,准备座谈企业发展规划。

  3.“十大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十大中心”项目手续办理,已完成智慧园区指挥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同步对“十大中心”项目进行整合,完成总投资77.69亿元的4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包装储备。

  4.项目招引落地:建立重点招引项目星级化管理台账,对79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按照项目进展和重要程度分为5个星级跟踪管理,明确包保人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围绕已落地央企、500强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聚焦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充分挖掘招商线索,定向对接,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接待拜访中建材集团、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等央国企30余次。目前,已招引落地投资过10亿元制造业大项目3个,50亿元项目1个,百亿元项目1个。

  全面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新建3.2公里富晟路、富晓路、富阳路,新建、改造供电线公里,实施邹西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再生水供水量达到3200万立方米;建设3公里燕京啤酒产业园供汽专线万平方米,形成要素供给比较优势,推动开发区成为鲁南最具潜力的投资沃土。

  1.新建3.2公里的富晟路、富晓路、富阳路,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富阳路:正方公司与太平镇正在商议补偿方案,待补偿到位后可动工建设。富晓路、富晟路:已取得土地指标,建立施工围挡,正在进行路基土方施工,严格按照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工程进度。

  2.供电线路已确定由鲁西发电厂接入用电方案,规划4条供电线路,现已协调济宁市供电部门批复2条供电线路,并由邹城供电公司设计院提供线路施工图纸。目前,项目单位正进行园区内管廊工程施工,待工程完成后加快协调供电公司加快供电线.邹西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唐村已完成70%,北宿、中心、太平已进场。

  高端装备产业聚焦“做大做强”,以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实施高端智能球蝶阀研发生产基地、钛合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瑞力斯通轨道装备、正方禾泰重卡驱动桥等项目,推动智能洗选设备、高端输送带、矿用支架电液控产品制造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年内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力争3-5年内形成两大“100亿级”制造产业园。

  1.建立项目周调度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开发区重点工作(项目)推进会议,对开发区推动的重点事项、重点任务逐项研究分析,对落后的进行周通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积极筹备山能智慧制造产业园入驻企业见面会和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推进会。

  2.加快项目建设:目前,山能智慧制造园区项目1、2、3、4、6号厂房完成建设,具备企业入驻条件,5号厂房部分车间正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年底前交付使用。其中2号厂房入驻德伯特公司,正进行托辊滚筒项目生产线安装调试,力争年底前天玛智控公司等6家企业具备投产运营条件,4号厂房正进行部分设备安装;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艾坦姆合金新材料数字化工厂已完成精铸2#车间厂房建筑施工,共享加工中心二次结构施工完成,正在进行建筑装饰施工,高端智能球蝶阀研发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土地组卷上报,四偏心金属蝶形截止阀生产制造项目文物勘探已完成,考古研究院正在编制发掘方案;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船台区路面板安装完成37块,完成率97%,滑道区1099根钢板桩已全部拔除,船体联合钢结构厂房建设整体推进12%,累计完成率97%,涂装车间地面水稳层完成率100%;其他项目正按照年度任务及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按照“双500亿级”定位,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化“延链补链”,新上泰玻年产2.5万吨异形玻璃纤维、年产7万吨叶腊石微粉生产线万吨高性能玻纤织物项目,谋划荣信集团“氢气岛”项目,推动太阳宏河3.4万吨特种纸、泰玻12万吨无碱玻纤等项目建成投产,打造生态循环产业链,年内营业收入达到27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瞄准“高精尖新”,新上鲁抗生物农药基地,支持孔圣堂建设中医药产业基地、希杰尤特尔建设生物酶生产总部,加快正方生物医药孵化园、合成生物聚合平台建设,年内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

  1.泰玻高端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2.5万吨异形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年产7万吨叶腊石微粉生产线项目主体施工已完成,设备安装已完成,正在进行调试运行;泰玻12万吨无碱玻纤项目已建成投产。

  5.合成生物产业聚合平台项目:目前入驻反式乌头酸酯项目中试单体车间主体建设完成,等待设备招标。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供给机制,促进要素资源高效利用。精准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大力推行“标准地”供给,推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设用地批复总面积824.883亩,购买平原县指标124.7685亩已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大力推行“标准地”供给,今年以来,完成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14宗1016.76亩,“标准地”出让占比100%。

  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分类处置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用地,年内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0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600亩、低效闲置土地600亩。

  纳入2022年度亩产效益评价的规上企业有222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有130家。截至目前,已完成企业数据核实确认、数据修正、调档工作,评价结果已在工信局网站公示完毕,并将评价结果推送给各镇街和相关部门。

  截至目前,已完成批而未供处置面积5377.6亩、省级闲置低效用地处置250.82亩、市级处置任务295.94亩;对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416亩。

  每月召开政金企合作对接会,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新增余额150亿元以上、达到1300亿元,存贷比达到90%以上,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三季度,持续开展政金企合作对接、强化银行督导考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一系列举措,引导银行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扩大信贷投放,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今年以来,围绕“231”产业集群、乡村振兴、上市后备企业等开展各类政金企对接活动17场次,提供融资支持68.65亿元。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余额1299.5亿元,较年初增加229.79亿元,增长21.48%,存贷比达到104.92%。

  严格能耗“双控”,新上项目采取预审机制,对高质量项目予以支持保障;会同济宁市能源局对我市重点能耗项目开展节能检查工作,推动高耗能项目节能技术改造提升。

  加速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济宁都市区发展,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孟子湖新区聚焦产城、景城、人城融合拥湖发展,构建“一核一环四象限”发展框架,重点突破孟子湖核心片区人口入住,加快13公里环湖路建设,持续推动祥生未来城、翰林府等项目,加快数字经济、养老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等新兴业态集聚,为新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围绕环湖路项目建设成立工作专班,专班定期下沉项目一线,每周召集相关责任单位召开例会,调度项目进度、解决存在问题,针对项目建设推进中未解决堵点问题形成周通报,完成一项销号一项。三季度共召开项目专班周例会12次、现场会9次,截止目前,完成了3座桥梁的地质勘探、桥台基础和桩基施工,雨污水管道施工约2500米,沥青混凝土摊铺约2200平方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约700米,土方调动、回填、填筑约50余万方,灰土路基施工约3万方;祥生未来城、翰林府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东方樾、滟澜上府、利民华庭、景盛安邦等开发小区的建成投用,迅速带动了新区人气,高品质社区组团建设初具规模;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园区承载力,三季度京东数字经济园区共招引入驻企业6家,共集聚入园企业190余家;着力抓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目前坐席规模近1500席,解决就业3700余人次。

  东城区聚焦功能品质、服务能级提升,完善南片区教育、医疗、商贸配套功能,提升北片区朱雀山公园、杨下河周边高端居住区基础设施,绽放东城新魅力。

  经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沟通,将位于G104国道西、北大生态园家属院东的李官庄老村址地块发展高品质地产项目,目前该地块正在挂牌出让过程中。

  老城区聚焦城市更新,突破两山、铁合金厂、啤酒厂等重点片区60万平方米的更新,加快育才、三里营等6个续建项目建设,完成17处、63.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焕发老城新活力。

  17处老旧小区改造,目前整体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确保10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持续推进棚改项目建设,机厂南街、巷里社区等6处棚改项目已销号,盯紧铁合金厂、南关两孟片区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销号。

  加快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坚持以水润城,统筹推进杨下河、因利河、唐王河等7条河流水系连通、景观综合治理,全力打造“七水润城”。

  西苇水库溢洪道改造和放水洞维修启动项目建设,南北放水洞尾水渠施工中。大沙河一污湿地全面开工建设,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实施收水渠、布水渠及池体隔墙的基础混凝土施工,各个池体单元基面正在整平,已基本具备填料条件。

  坚持以路兴城,实施环湖路、环湖南路、礼义路、峄山北路、弘义路、信忠路“六路畅通”工程,加快构建七纵七横路网体系;实施雨污分流三期工程,年内完成平阳路、岗山路等15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坚持以管护城,将水、电、气、暖等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平台,实施5.6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新增供热入网面积50万平方米。

  一、峄山北路已完成原有强弱电改迁,道路西侧完成340米雨水管道,混凝土沥青路面恢复1000平方;道路东侧目前正在开挖探沟,进行地下管线摸排,计划近期进场实施清表。弘义路、信忠路具备施工条件的路段已完成通车,积极与属地镇街对接剩余未清理附着物的清理工作;礼义路正在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整土地性质,落实土地指标。年内计划改造15条路的雨污分流已全部完工。 二、现已完成5.6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对于新增面积正在组织新交房小区摸排入住率,对于符合供热条件的小区及时签订供热入网合同,截至目前,已签订5家,入网面积27万平方米,我们将督促各开发单位本月底完成摸排和供热合同签订,确保今冬应供尽供。

  坚持以绿荫城,加快建设铁合金1971公园项目,打造工业遗址公园新典范;实施杨下河普阳山路至国宏大道段三期景观建设,打造北城区绿色景观带;城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硬增绿,规划建设20处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

  一、加快铁合金厂保利1971公园工程建设进度,保利公园1971项目已栽植乔灌木1650棵,基本完成乔灌木苗木种植,草坪铺种中,已完成70%。园路铺装基本完成。

  二、完成杨下河三期景观施工图,启动平阳东路与护驾山路东南角小游园建设,杨下河公园主景区月季种植6万余株,休闲坐凳加工完成,安装基础施工中。

  三、全面推进“四小工程”和小绿地工程建设,7处口袋公园已完成四处,16处路口节点小绿地已完成9处。裸露土地治理方面,对货场路、顺河路等主次干道约20处补植行道树850棵,种植大叶黄杨、红叶石楠约20万株。

  以工业经济思维大抓城市经济,聚力突破“4+1”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助力城市经济崛起腾飞。做大高端商贸经济,老城区着力提升百货大楼、万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高品质打造城中城特色商业街,构建传统消费制高点;东城区重点打造鑫琦购物广场、铜锣湾新天地、东城商贸城等商业街区,打造区域消费增长极;孟子湖新区依托商业水街、公园新天地、润富万豪城等商业集聚区,培育消费新热点。

  目前鑫琦国际、公园新天地已竣工交付,企业正在有序组织招商工作,润富万豪城项目为商业综合体项目,项目包含住宅与商业,目前住宅部分已有5栋取得预售许可,其余楼栋正在组织建设,商业部分正在制定建设方案。

  做强高端居住经济,围绕朱雀山公园、两山等片区,配备优质的生活设施和教育资源,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将朱雀山公园南侧的兆山云境、云溪海棠项目打造成我是的品质地产发展项目,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目标,打造成为品质楼盘项目,满足群众改善性购房需求。

  做优健康养老经济,探索“体育+休闲”模式,打造集休闲、健身、旅游一体的环孟子湖健康带;依托利民公司健康养老产业园,建设一站式医养健康综合体。

  加快推进孟子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环湖路为依托,沿途布置商业街区、生态休闲区、文化展示区、活动健身区等景观节点,通过生态慢行绿道串联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环湖健康生活圈,环湖路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依托人民医院、利民公司健康养老产业园,打造一站式医养健康综合体。目前,利民健康养老产业园已与邹城市人民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在对利民健康养老产业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做精文教会展经济,高水平规划“老四方城”,综合整治亚圣庙街、过街棚街历史街区,提升“孟子修学游”品质,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游基地;围绕汽车销售、房地产、食用菌等打造专业会展。

  截止目前,已累计组织3场房展会,“中秋国庆”期间,再次联合邹城龙贵购物开展房产促销活动,累计到访人员近1.5万人次,达成意向客户200余组,通过多元化的展会促销形式,进一步激活住房市场消费活力

  做实数字经济,依托京东、万声、颐高三大平台,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服务体系;搭建“平台+生态+运营”产业载体,吸引工业科技、电子商务、文创旅游、现代农业类企业入驻平台,膨胀数字经济规模。

  京东云(济宁)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基地已建设完成,目前已使用32个机柜,上架300多台服务器及网络安全设备,已迁移完成超过20个政务系统上云。颐高济宁数字经济产业园,汇集数字经济企业总部、商业、数字文创、科技研发、电商、大数据等数字平台资源,入驻企业达20余家。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目前已落地云计算平台、指挥调度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三大平台。

  实施“消费提振年”活动,聚焦房地产、汽车家电、文旅体育等领域,举办促消费活动10场以上,发放500万元以上的惠民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助力经济增长。

  商务领域:今年以来,邹城市举办促消费活动29场,发放消费券969万元。其中第三季度相继开展了璀璨夏夜餐饮消费券惠民活动、金秋美食节餐饮消费券惠民活动、金秋折扣季惠民活动等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57万元。

  “中秋国庆”期间,联合邹城龙贵购物开展房产促销活动,累计到访人员近1.5万人次,达成意向客户200余组,通过多元化的展会促销形式,进一步激活住房市场消费活力

  出台我市《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统筹财政资金103860万元,保障文化和旅游消费回暖,大力提振消费信心,不断满足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第三季度开展“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新华书店书博专场”活动,发放图书券25万元。截至目前,共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45万元。

  组织开展了村BA篮球联赛、“唱支村歌给党听”2023邹城市村歌大赛、夜画峄山啤酒节、秀美张庄·青春高歌音乐会、2023年“乡村好时节·LETS·购”促消费主题活动暨邹城市张庄镇首届甘薯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大力提振了我市文化旅游消费,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持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确保成功入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让城市发展更有气质。

  一、开展市容环境品质综合整治提升活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260余处;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探头经营等市容违规行为4656余起,规范乱停乱放非机动车2070余起;拆除违规户外广告4块31.8㎡。

  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制定《2023年邹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暨迎接国家园林城复查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各项工作:1、开展建成区内各类绿地现场调研,针对各种短板制定园林绿地建设计划;2、完成《邹城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技术报告片的拍摄工作;3、与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对接,督导落实各项工作、收集整理台账50余卷。

  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二期项目,推行“网格”管理模式,构建网格化、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让城市发展更有品质。

  以数字化、智慧化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第三季度采集城市管理问题45793件,其中快速处置20352件,一般案件25441件,处置率100%。积极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目前运行大厅正在装修施工中,待方案评审通过后,将开始平台建设,融入智慧城市体系,促进城市高品质发展。

  畅通城市微循环,打通一批城市交通堵点;新建5个停车场、新增2000个停车位,破解停车难题;推进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违法建设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一、完善《邹城市停车设施管理办法》发文流程,对可利用闲置土地、可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停车场等进行排查,扩充停车位数量,今年以来,共施划停车位16317个。进一步优化《邹城市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推进我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部分单位已实行管辖范围内停车场免费开放、降低收费、延长免费时长等方式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开展市容环境品质综合整治提升活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260余处;清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探头经营等市容违规行为4656余起,规范乱停乱放非机动车2070余起;拆除违规户外广告4块31.8㎡。

  三、为了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目标,严格落实网格化巡查包保责任,持续加大巡查频率和密度,及时发现、立即制止、迅速拆除,重点区域强化防控,确保不形成新增违法建设。

  稳定粮食生产,在完成2022年度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4万亩、产量47万吨以上。

  一、指导群众能种则种,保面积,加强品种布局、肥水管理,推广增密度、增水肥,落实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先进模式10项次,为单产总产提升奠定基础。二、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按照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下发大豆、玉米、花生、甘薯等秋作物肥水、病虫等轻简化管理技术意见10余份,指导群众开展秋收作物田间管理。三、指导组好三秋生产,成立6个技术指导组,全程深入三秋一线,指导落实适期收获、机收减损和深耕深翻,为秋种做好充分准备。四、在生产关键环节,印发玉米、大豆、甘薯生产技术意见,为农户科学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为做好“三秋”生产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做好“三秋”生产工作的通知》,组织局农业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六个技术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做好玉米适期收获,小麦适期播种,面对面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五、2022年度2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阶段性验收工作。2023年5.1万亩高标田项目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并通过上级部门评审,现准备招投标工作。六、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反馈,我市今年夏粮种植面积47.7万亩、同比增加0.12万亩,单产449.46公斤、同比增加6.56公斤,总产21.44万吨、同比增加0.37万吨,实现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三增加。

  稳定“菜园子菜篮子菜盘子”,重点实施石墙镇AIOT智慧种植、香城镇千亩“吨半粮”示范区、峄山镇农科示范园、张庄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看庄镇智慧农业示范园、金鹏预制菜等项目。

  峄山镇农科示范园项目、张庄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已提前完成建设任务;香城镇千亩“吨半粮”示范区项目农机仓库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玉米的秋收工作。

  稳定畜牧生产,推进蓝大农牧科技示范基地、中船重工干式厌氧发酵等项目建设,确保生猪存栏31万头、出栏50万头。

  一、蓝大农牧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主体工程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中船重工干式厌氧发酵设备平台研制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及设备安装,已完成单机调试,仍在进行联机调试,更换个别设备。

  二、生猪生产稳定度情况:(一)市畜牧中心成立专班,加强调度,强化服务,持续推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二)调度各镇畜牧部门积极与统计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第三季度生猪生产数据按时上报,并积极与市统计部门沟通,提前掌握相关数据,进行预判分析;(三)积极协调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增加全市规模猪场(户)保有量。(四)加强技术指导和生猪疫病防控,指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有效稳定我市生猪基础产能,切实保障市场供应能力。

  做实做强省农高区管委会,高标准编制《农高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农高区小微产业园建设,加强与李玉院士、林占熺院士及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推动农高区建设步入快车道。树立“大食物观”,持续壮大“一菌一渔一茶叶、两桃两莓两薯”9大特色产业。在食用菌产业上,建成投产大球盖菇智能生产基地、香菇智慧生产基地等项目;在渔业上,重点实施城前镇灵泉湖休闲渔业公园、石墙镇堃茂工厂化渔业养殖等项目,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在茶叶产业上,全力打造灵泉山、上九山茶文化产业园;在大樱桃产业上,重点推进张庄、香城、看庄大樱桃基地提质增效,举办第六届全国大樱桃产销对接会;在桃(国土)产业上,打造峄山早熟桃、大束油桃,城前、田黄冬桃产业基地;在草莓产业上,建设草莓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争取举办中国草莓品牌大会;在马铃薯产业上,支持看庄土豆纳入省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在甘薯产业上,推动张庄、城前甘薯育苗、水肥一体化种植等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22家、家庭农场示范场达到38家。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力争省级以上农产品知名企业品牌达到12个,新增“三品”认证产品5个,提升“邹城蘑菇”、“友和庄园”鲜品金针菇、“忆马鲜”金针菇3个“好品山东”品牌知名度,全方位塑造“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牌。

  1.农高区管委会已实体化运作。高效完成办公场所的装修及硬件配备,初步组建起多专业、年龄层次结构合理的22人的干部队伍,各项工作全面开展。2.编制完成《实施方案》。聘请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邹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实施方案》,已报送至省科技厅备案。3.积极推进科创产业园(小微产业园)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及前期方案,正在进行土地出让准备工作。4.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今年5月,“菌草之父”林占熺院士来邹城农高区考察,6月,就在邹城合作发展菌草产业,农高区与林占熺院士团队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已成功开展菌草栽培及技术应用项目,先期50亩菌草长势良好,菌草基质栽培食用菌正在顺利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协助恒发生物对接上海农科院,恒信生物对接齐鲁工业大学,福禾菌业对接上海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常生源生物对接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利马菌业对接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世纪智慧对接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光头李记对接济南果品院,为下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5.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及招引。山东建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香菇设施栽培提升项目,已完成钓鱼台村部分香菇大棚的升级改造;促进灌南县金凯包装有限公司与石墙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邀请山东美佳集团来我市调研考察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达成初步合作意向。6.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组织农高区龙头企业赴厦门、广州等地积极参加中国(厦门)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博览会、果蔬类功能食品开发及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雄安)大会等,积极推介“邹城蘑菇”品牌;积极对接大型商超,设立“邹城蘑菇”,不断提升“邹城蘑菇”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已在贵和、百货大楼等9家。8月,“邹城蘑菇”品牌以第二名的成绩成功上榜“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业)10强”。

  一、(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价值:2月,邹城市作为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在CCTV13《》栏目,进行了全景式报道;2023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邹城蘑菇”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20.53亿元。(二)引进新品种,不断提升产业水平:3月,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宫志远教授、省农技推广部高霞部长来我市常生源菌业、友硕菌业指导生产。常生源公司成功实现新品种猴头菇工厂化种植,正在进一步推广。(三)金针菇新品种“友和3号”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二、城前镇休闲渔业公园垂钓台、道路、绿化、文化长廊等建设完成,鱼类科普馆完成60%工程建设。石墙镇堃茂工厂化渔业养殖项目建设完成,等待济宁市局组织专家验收。目前发展工厂化养殖面积4.1万平方米。10月13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堃茂渔业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进行专家评审。三、截至目前,成功创建省级知名品牌11个,国家农业品牌目录企业品牌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四、(一)开展甘薯脱毒健康育苗,以张庄、城前镇为带动,发展集中育苗合作社(户)64家,育苗面积1380亩,产苗5.8亿株,可满足当地50%左右用苗需求,提高了甘薯高产种苗基础。(二)开展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面积大3000亩以上。(三)积极对接甘薯体系团队,引进国内知名专家马代夫、张立明、王庆美、黄成星、史春余等把脉问诊我市甘薯现状,分析部署我市建立从健康育苗、高效栽培、绿色防控、贮藏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示范机械化在甘薯生产上应用。(四)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采取室内培训与田间课堂结合,开展甘薯培训4期,培训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人员550人次,提高了甘薯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五、已受理审核4个绿色认证食品上报材料,完成认证企业产品检测及产地环境现场检查。 六、组织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申报工作,组织友和生物参展第28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一)加大甘薯脱毒健康育苗、水肥一体化轻简管理技术应用力度,全市集中育苗面积1312亩,水肥一体化应用5000亩以上,全市甘薯单产超过2650斤,高产地块亩产值超过4000元。继续加大力度发展鲜薯贮藏,延期销售提高甘薯种植效益。(二)加大宣传示范力度。举办了2次田间观摩培训会,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300余人次,在山东电视台、济宁电视台开展宣传5次。

  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持续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加快城前、郭里精致城镇建设,新打造省级美丽乡村8个、济宁市级美丽乡村19个。

  2022年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完成县级验收,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督促整改。2023年省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前正在正常推进中。

  实施城乡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户、农村改厕2178户、生活污水治理212个村,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2023年,按照济宁市要求需完成236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其中25个村庄拟采取建站、纳管、拉运、资源化利用等模式实施建设,剩余村庄均采取黑灰分离+简易处理模式实施治理。截至目前,25个建设任务村庄正常推进,黑灰分离+简易处理模式村庄已按照要求完成材料上报。

  农村危房改造:全市92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工,相关镇街验收完成,已拨付危房改造补助资金92万元。

  农村水质净化工程,是2023年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于6月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田黄镇后峪子村调水至城前镇雨山水厂工程、张庄镇黄庄村调水至香城镇田石滩水厂工程、峄山镇西参水厂至大一水厂调水工程。正在实施大束镇东山头水厂至中心店镇水厂调水工程,9月6日水处理设备采购磋商已完成,确定成都之和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为生产厂家,计划10月11日,进行现场安装。已完成管道铺设18.3公里,完成投资3300万元,整体进度90%。

  对各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考核,并将发现的问题点以问题整改对比表(问题点照片800余张)的形式反馈至相关镇,并要求其限时整改。加大对村庄外围坑塘河渠等薄弱区域的巡查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采用交办单的形式督促限时整改,下发交办单16份,促进我市城乡环境面貌的提升。

  对各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考核,并将发现的问题点以问题整改对比表(问题点照片800余张)的形式反馈至相关镇,并要求其限时整改。加大对村庄外围坑塘河渠等薄弱区域的巡查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采用交办单的形式督促限时整改,下发交办单16份,促进我市城乡环境面貌的提升。

  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邹西四镇水系治理、西苇水库加固提升和白马河、大沙河综合治理,完成4座小水库和10座塘坝除险加固,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对已完成的邹西四镇水系治理项目中的郭里镇环山河、石墙镇黄金沟、唐村镇胜利河河道治理项目加强检查,保证度汛安全;西苇水库加固提升启动项目建设,实施南北放水洞尾水渠改造,做好工程度汛;白马河、大沙河综合治理岸坡整形和防汛路路基施工;对已完成的4座小水库和10座塘坝除险加固加强度汛检查,确保安全度汛。

  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全速推进邹济高速邹城段、G104京岚线枣梁线大中修等项目建设,打造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

  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85%以上;济邹高速邹城段累计完成道路路基填方的40%;路基挖方的81%;桩基工程的85%,提前完成年度任务。S321枣梁线日,工程竣工通车。

  实施太平港、荣信港绿色智慧港口项目,大力推进荣信港二期扩建工程,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重要枢纽。

  进一步提升绿色港口建设水平,荣信港雨污分流项目正在施工中,计划12月底前完工;承担的3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市级试点任务,根据前期制定的计划目标,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稳步推进;在88辆国六排放载货汽车、8台豪沃TX400纯电动载货汽车的基础上,第二批15辆纯电动载货汽车正式到港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市港口清洁运输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积极跟进济宁港总体规划调整进程,高起点推进荣信港物流项目;全面落实省交通厅等12部门《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升港口服务区域经济效能,1-9月份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4.14万吨,同比增长15.65%。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一、突出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高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全市3136户、6058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实时监测,未发生返贫现象;强化行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和风险筛查预警作用,对全市所有一般农户开展起底式排查,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逐户逐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我市累计纳入监测帮扶户189户、533人,其中69户、163人消除致贫风险。

  二、精准落实帮扶政策。联合行业部门开展常态排查,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等帮扶政策陆续落实到位。持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助推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政策落实落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含监测帮扶)人口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和中职教育“五免一享”,2022年秋季“雨露计划”和2023年春季“雨露计划”累计补助学生465人次、69.75万元。对各项政策保障、社会捐助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脱贫人口以及监测帮扶对象实施救助,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巩固脱贫成果帮扶基金17.1万元,帮扶救助因病、因残等相对困难脱贫人口68户、196人。

  三、持续抓好衔接资金和项目管理。全市共投入各级衔接资金3613万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1083万、基础设施1087万、组织部项目和村集体经济项目1038万,统筹安排雨露计划、公益岗补助等支出405万。截至目前,全市确定实施33个衔接资金项目已有28个完成施工,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率51.24%;加大金融帮扶力度,广泛宣传齐鲁富民贷政策,截至目前,我市2023年度齐鲁富民贷新增投放329笔、19845.9万元。

  发挥大束片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引领作用,将城前片区打造成“两山两化”实践样板区,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将中心店片区打造成“城乡融合共富”实践样板区,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美好生活;将太平片区打造成“强企兴农”共同富裕示范区,以工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升8个小微产业园配套,年内入园企业达到136家,带动2万人就业。深化按揭农业、齐鲁富民贷、大田托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及产权抵(质)押业务,为农业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

  一、贯彻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以及济宁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编制《邹城市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邹乡指发〔2023〕3号)。2023年度,规划打造大束、城前、中心店等13个共富样板区,每个样板区编制《片区建设实施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清单及保障措施。二、稳步推进按揭农业两个项目建设,红长青按揭农业产业园和张庄镇现代示范园两个按揭项目均已顺利完工,督促项目尽快投产运行。配合政府办完成《邹城市完善发展“按揭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生产驶向“工业化”发展快车道》典型经验的整理撰写。7月21日《破解现代农业融资瓶颈的金钥匙--济宁邹城以按揭农业拓宽乡村振兴路径观察》获陈平副省长批示:在全省推广这一模式。三、组织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业务,今年以来完成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业务28笔,7445亩;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业务6笔,1270万元,办理农村集体资产处置业务50笔。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盘活资产资源,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90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力争达到480家以上,推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56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村有547个,占比96.64%;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有529个,占比93.46%;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有453个,占比80.04%;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有143个,占比25.27%;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62个,占比10.95%。现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78家。

  全力争取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及工业、科技创新等7个“十强”县。持续深化“1357”改革工作体系,深入推进省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年内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0项、省级以上发文推广60项。

  依托综合改革试点,持续做好创新试点争取,完成省级农业灌溉机电井“以电折水”试点争取,济宁唯一;认真落实方案要求,邹城市人民医院成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4月27日,与滕州市鲁南国际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工作专班座谈交流铁路货场搬迁及鲁南国际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规划事宜。5月8日,滕州市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传纲带队一行14人,来我市对接商议启动区规划方案、进一步商议推进铁路货场搬迁及鲁南国际智慧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规划事宜,济南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院、济南市政设计集团分别对物流中心和铁路货场项目规划进行详细解读,两市市级领导及发改、交运、自然资源、看庄镇等有关责任单位相互交流意见。形成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初稿,报省发改委审定。9月26日,接鲁南经济圈一体化联席会议办公室通知,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方案编制对接会议参会准备。

  1、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加大市场化项目投资,逐步做大做实实体产业。正方公司城前镇小微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完成4栋厂房主体建设,正在进行消防水池和室外配套工程施工;利民公司如意华府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并竣工验收,正在进行交房活动,实现房屋交付;恒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成功获批22.8亿元银行授信,相关做法获济宁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2、指导帮助3家公司争创AA主体信用评级,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三季度,3家公司积极对接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评级机构,按照主体信用评级工作流程,有序推进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和评级工作。其中:恒泰公司已于8月份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至澄公司9月份远东评级团队已完成尽调及访谈,目前正在攥写报告,预计11月上旬取得远东评级公司AA评级报告;圣城公司目前模拟财务报表已出,正在梳理汇总拟注入资产清单,拟于近期上报市政府研究,力争年底前实现AA预评级。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8%以上,秒批秒办事项达到30项。

  牵头全市29个部门已梳理并发布完成全市892项政务服务事项,并优化形成全市统一的办事指南。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按照“四端统一”要求,实现了线下窗口、移动设备、政务服务网、自助设备等领域实现办事指南统一展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时在PC端,在济宁市首创推出插画版办事指南。强化“爱山东”APP邹城分厅建设。以用户视角对“爱山东”APP邹城分厅进行场景化、向导式改造,以办事类和便民服务类项目为重点设置掌上办事大厅。同时增设“办事进度”模块,让办事群众随时掌握事项办理进度;增设“我的评价”模块,以督导提升政务服务成效。分厅设置“老年人服务”模块,提升老年人掌上办事体验。分厅强化掌上“集成办”服务,上线个“一件事一次办”场景,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目前,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已达98%。

  持续打造“0537工作法”,再造企业开办流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争市场主体突破11万户。

  22年底市场主体10.5万户,2023年以来,邹城市市场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1万户,达到10058户,同比增长3.96%,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927.59户,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持续向好,保持企稳回升、复苏回暖态势。充满活力、体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是新增就业、保障民生的有力支撑,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0537工作法”出发,紧盯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惠企便民服务举措,全面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下一步,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市场准入服务的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以实际行动护航邹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零增地”项目“拎包入驻”审批服务模式,推动工业项目和闲置厂房精准匹配、快速对接,实现“租赁即开工”“交易即开工”。

  梳理各乡镇闲置土地厂房信息及项目用地用厂需求信息,摸清全市闲置资源底数,强化资源配置。实行厂房建设、项目手续双链推进、并行办理,目前,已经形成4个“租赁即开工”案例,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力推进全国创新型县(市)建设,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20家以上;实施研发投入专项提升行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

  1.开展高企申报工作,第三批高企申报任务完成率100%,居济宁市第二位,三批共推荐申报94家企业,招引落地2家高企。

  2.组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工作,目前全市已入库企业236家,超额完成济宁市下达入库任务。

  3.推进研发月报填报工作,前三季度,全市23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填报研发月报企业102家,月报研发投入10.16亿元;除填报月报企业外,65家企业建立了研发专账,专账研发投入5100余万元,月报及专账覆盖率达到70%。

  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企业技术需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两张图谱”,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等大院大所合作,推动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5亿元。

  1.联合济宁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编制企业技术需求、高校院所研发重点“两张图谱”,涵盖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4个重点产业领域,汇集邹城市53家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济宁学院88名专家的研发成果。

  3.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前三季度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8.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并列济宁各县市区第一位。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建设,重点支持山能集团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荣信集团、奔腾漆业等企业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争取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

  1.开展2023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泰山玻纤申报的“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开发”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公示。

  2.开展2023年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工作,金科星机电等6家企业共获省科技厅立项资金支持120万元。

  4.组织推荐兖矿能源重组的“煤液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为该领域全国唯一。

  2023年8月10日,邹城市工信局组织推荐8人申报2023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其中5人通过济宁市级审核被推荐至省工信厅参加评审,目前省厅仍在评审中

  对接山能集团,全力争取兖矿能源境外公司在邹设立投资公司,推动正方集团境外融资、金康畜产公司境外合作;支持太阳宏河纸业、鲁抗舍里乐、泰山玻纤等外贸龙头企业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更多外贸企业跨入亿级俱乐部。

  外贸方面:1-8月份,太阳宏河纸业、泰山玻纤、鲁抗舍里乐、兖矿博洋已完成外贸进出口34.9亿元,占比63.7%。今年以来,帮助泰山玻纤申请市级外经贸专项资金出口信保补贴1.3万元;指导鲁抗舍里乐成功申报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依托省市“境外百展”计划重点展会等活动,制定外贸企业参展指导目录,组织山东圣邦海韵、益凯德、烨之居纺织、星地新材料等外贸企业参加德国、俄罗斯、日韩等国外市场展会出海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订单,进一步培育外贸企业跨入亿级队伍。

  支持兖煤供销、龙贵超市、百货大楼发展新业态,依托京东鲁南数字经济产业园、鲁南电商产业园,引育物联网电商平台及商贸服务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

  2. 指导龙贵超市、百货大楼等传统商场开展多起促销活动,打通线上线. 指导和泰自助餐等餐饮、胖胖螺等连锁店铺、香城“阳光玫瑰”“爆汁黄桃”利用抖音直播开展本地生活促销直播。

  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成立6个驻点招商分队,每月开展线上“云招商”洽谈签约,年内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次以上,招引2个央企合作项目、2个过3000万美元制造业外资项目,签约落地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45个。

  2. 7月,赴北京拜访希杰公司,邀请HBT等公司来邹访问;8月赴江阴、上海拜访圣戈班、贝卡尔特等跨国公司,拜访马来西亚商会;9月,邀请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来邹访问。

  以习总视察济宁十周年为契机,配合省、济宁市精心策划文化“两创”十年成果展。举办孟子故里母亲文化节、邹鲁城市互联大会,推动设立中华母亲节。

  三季度母亲文化节活动进展情况:一是继续开展系列相关文化活动。“爱在邹城”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在邹城外宣网、邹鲁融媒客户端进行展播,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了线上评审,将于近期发放获奖证书;“童话邹城·我心中的家和国”征文比赛征集作品12000余件,评选并表彰获奖作品725件。二是对今年母亲文化节工作进行总结,收集整理母亲文化节各项活动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制作档案汇编。三是汇总母亲文化节各项活动支出,收集整理支出明细。

  开展A级景区品质提升行动,以两孟、峄山、孟苑为主体争创5A级景区,康王谷花世界争创4A级景区,支持伏羲文化产业园、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上九山等景区升级。

  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相关细则,《山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完成康王谷花世界景区改名,指导康王谷景区整理申报材料、制作汇报PPT,拍摄汇报视频,提报上级文旅部门,争创4A级旅游景区。

  孔孟研学文创园区目前争取一期建设用地剩余土地指标。绿鑫春运动休闲基地西大门设计建设和水上乐园设计规划及会议中心已完成外墙抹灰工程。

  1.开展第七批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收集邹城市级第七批非遗项目材料。7月28日,召开第七批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会议。

  2.开展第二批非遗工坊申报工作。搜集邹城市级第二批非遗工坊材料,并联合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和农业农村局到现场考察评定邹城市级第二批非遗工坊。

  3.9月7日至10日,组织灵泉春茶、越峰绣活、峄阳古琴三个非遗项目参加_x001f__x001f_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活动;9月7日,参与2023年济宁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9月13至18日,组织9家非遗工坊参展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

  坚持以确保文物安全为核心,统筹做好三孟、荒王陵文物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监督。强化对于三孟、荒王陵等重点文物及周边的安全监管,定期深入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活动,安排专人对三孟、荒王陵等重点文物景区及周边地带进行监督巡查。

  做好孟庙孟府修缮保护四期工程、荒王陵围墙修缮工程的实施开展,正常推进实施孟庙孟府四期保护工程,已完成工程量90%,目前正在实施油饰收尾工程。正常推进实施明鲁王墓-鲁荒王陵陵园三门及围墙修缮保护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10%,目前正在进行围墙墙帽拆砌施工。其中明鲁王墓消防工程、明鲁王墓享殿、祾恩门保护修缮工程已完工验收。

  学习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对孟庙孟府孟林、荒王陵历史文化的收集研究工作,做好孟庙孟府孟林、荒王陵的保护、研究、利用及传统文化发掘整理工作,利用现有文物资源,广泛普及宣传文物保律法规及文物知识,加强文物保护氛围营造。

  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孟子学堂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1.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16处镇街综合文化站,614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孟子学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全部免费开放。城市社区设有20个“孟子书房”示范点,镇村有10处“乡村书房”示范点,为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2. 建设公共智慧阅读空间。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办好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的通知》要求,2023年需建设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0㎡,配备图书5000册以上的高标准智慧化城乡书房3处。2处城市书房1个是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城市书房,地址位于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藏书量5200余册,总投资300多万元;另1个城市书房是孟子湖新区孟子湖社区城市书房,地址位于孟子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藏书量5741册,总投资300多万元;1处乡村书房是大束镇大洪沟乡村书房,地址位于大束镇大洪沟民俗文化村,建筑面积325平方米,藏书量5200册,总投资323万元,。目前3处“城乡书房”均配备各类书集、阅读桌椅、电脑、电视、自助借还书一体机,实现数智赋能互联共享,并已运营开放。 3. 开展国学传承活动。依托“孟子书房”“儒学讲堂”等公共文化阵地,举办以国学经典、公益讲座、经典诵读、国学夏(冬)令营、“六艺”体验、非遗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文化传承活动。目前共开展国学传承活动2384场次,参与群众110292人次。

  新创话剧《青春孟子》、儿童剧《追梦之路》,依托北京保利院线、山东剧场院线,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

  “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广场舞展演活动共举行175场次,总参与人数5.573万人次,受惠群众14.825万人。9月22日- 23日,举行了“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广场舞东西部复赛。9月27日,举行“引领新风尚·欢跃新时代”全市广场舞大赛决赛(乡镇专场、街道专场)。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组织奖16名、特别贡献奖2名。“礼赞二十大·启航新征程”2023群众合唱展演活动22 场次,合唱队伍 42 支,总观众人数7.163万人次。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创建,打响“儒润邹城365”志愿服务品牌,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加快建设新时代美德邹城。

  召开邹城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暨“儒润邹城·善立方”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创建现场推进会议。迎接济宁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培训班来邹观摩。通过实地查看和线上“接龙”小程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督导检查,下发督办单限期整改。推荐的打卡印章、剪纸等美德健康文创产品在全省美德健康新生活文创产品展示活动中亮相。举办“美德邹城 志愿‘益’起来”2023年邹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千泉街道“泉小哥”志愿服务项目、孟子故里的色彩蹴鞠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获得2023年济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优秀奖,“幸福蓓蕾·1+N”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项目获全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关爱一线送清凉”“鲁冀同心 爱心捐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对移风易俗重点工作任务实行月调度,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电话调查,发布《邹城市低俗婚闹 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召开全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印发《2023年邹城市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3年度“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先后印发《邹城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邹城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张舒雁带队,对各镇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今年以来,各镇街文化产业项目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计划等。

  实施“孟子乡音·嘹亮村歌”计划,以村歌为突破口,打造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文化名片。实施“孟子乡音”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打造“两节一晚”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持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依托“两节一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幸福文化快线”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结合传统佳节,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冬春文化惠民季系列线上线下文化活动”“村晚”“母亲节中国范过节仪式”“粽叶飘香·母爱绵长”——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七一建党节”“中秋 国庆”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7487场次,参与群众达70万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企业金融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工作,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持续做好企业金融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工作,开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专项行动,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和正常金融秩序,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今年市法院金融案件立案307件,审结273件。截至8月末,我市不良率0.37%,处于济宁市各县市区最低水平(9月末不良数据尚未出台)。

  1.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印发了《2023年度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方案》,召开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培训会、督导结果通报会8次。督促指导1447名包保干部完成全市8629家主体一、二、三季度的督导任务,录入率100%、问题整改率100%。

  2.全程监管有效落实。抽样食品3773批次,检验完成3396批次。快检10024批次。完成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检查84家次,发现违法违规的生产主体4家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督导检查30家次食品生产企业三标”完成情况。完成全市5家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工作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130余人次,完成辖区内每季度学校食堂检查100%全覆盖。开展学校食堂飞行检查560家次,发现问题共计65家次,已全部整改完毕,并把信息录入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

  3.“点题整治”对题作答。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组织举办3次知识讲座,印制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开展重点宣传活动4个,联合美团外卖开展宣传活动,联合电视台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2次,制作宣传教育节目2个,督促3173家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查处并公布典型案例6个。开展食安护佳节、食品“三小”、校园周边、流通环节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1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今年查处食品案件数106件,罚没款97.82万元。全力做好各类重大活动的驻点监督和应急准备等驻场监督工作。顺利保障了中高考、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孔子文化节等10次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安全。

  药品方面:持续开展对全市药品经营使用单位风险隐患排查,围绕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及新开办药店开展现场检查。并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打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严厉打击药品领域违法行为。累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523家次、药品使用单位822家次,并完成对全市49家疫苗接种单位的第3轮全覆盖监督检查。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修订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有关要求,我市向省生态环境厅提报了邹城市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申报资料,省厅未支持我市2023年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下步将积极对上争取争创2024年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打好蓝天保卫战,狠抓工业污染和移动污染源专项整治,确保PM2.5浓度达到45.7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5%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重金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推进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聘请省级行业专家对超低改造方案、改造点位梳理、对标改造措施、中央资金申请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成功帮扶刚领水泥公司和荣信集团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纳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争取1661.6万元中央资金支持。目前,刚领水泥和荣信集团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控。联合门、交通部门在邹城市外环路车流量集中地段不断开展机动车遥感检测,截止到9月底,共遥感监测机动车9673辆。开展柴油车路检路查及入户抽检工作,共出动机动车检查人员174人次,抽检车辆760辆。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已累计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6918台。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抽检,共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551台。

  为加强臭氧污染防治,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局由副科级领导带队,利用周末时间分组对涉及VOCs的企业(含汽修厂)进行全面检查,督促企业更换活性炭、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共检查96家企业和汽修厂。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监管,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加油站进行抽检,共抽检27家加油站。

  一是开展涉废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二是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工作。三是督促指导纳入济宁市10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

  打好碧水保卫战,完善河湖长制,推进入河排污口、河道综合治理,提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实现城乡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确保国控断面水质和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系统开展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年内完成荒山绿化2082亩,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项目9个,建设绿色矿山1座。

  开展入河排污口日常巡查,继续开展汛期水质保障提升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发现问题2795个,均已完成整改。截止9月份,白马河马楼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截至目前,已完成2023年造林任务,累计完成造林2082亩,开展工程区苗木的浇水、除草、修剪、土盆或鱼鳞坑修复等工作,确保荒山绿化项目区苗木成活。立项实施峄山-凫山生态屏障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项目,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000万元,规划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图斑51处,已委托至澄公司具体实施,目前已发布招标预公告;完成土山铁矿、宏河百利凫山矿2处绿色矿山创建,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我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75110人次,巡河率满足巡河要求;累计处理各类河湖问题14731项,已全部完成核实整改,实现了河湖问题动态清零。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共21项,已完成整改12项,剩余9项均达到序时进度。第二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共24项,已完成整改19项,剩余5项均达到序时进度。

  (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础装修,结合司法所规范建设,提档升级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先后完成凫山街道、唐村镇、看庄镇、田黄镇、大束镇、北宿镇等6个镇街的升级改造工作,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值班,满足基层群众法律需求。组织律师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企业走访调研活动10余场次,面对面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帮助解决法律问题。制定出台《优化提升村级法律顾问工作12条措施》,调整充实村级法律顾问队伍,结合“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各镇街组织村级法律顾问开展入户走访、举办法治讲座等50余场次,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

  (二)积极推动司法所“1135”工作体系构建。按照一所一品牌,一所一故事的创建思路,以共促、共建、共享为抓手,全面融入镇(街道)工作,着力突破五大工程,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队伍素质专业化、为民服务精准化。扎实做好五星级司法所创建工作,以济宁市司法局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司法所硬件提标、软件提质,实现司法所工作新突破、新跨越。率先突破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公开选聘了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本领强、年轻化的司法协理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优质服务。

  (三)做好重点服务对象法律援助工作。印发《邹城市聚焦“四类群体”高质量提供法律援助供给实施方案》,聚焦务工,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四类群体”高质量提供法律援助供给。探索建立与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不断深化送服务、助维权活动,积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贴心的法律援助服务。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区分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律援助宣传氛围,开展法援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3次。联合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邹到法援”宣讲团成员为全市100余名退役军人举办退役军益保障讲座,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维权意识,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64件,接待法律咨询4900余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受到受援人一致好评。

  (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积极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八五”普法各项任务目标稳步推进。典型经验做法《山东省邹城市推动“八五”普法深入实施》被司法部智慧普法平台刊发推广、《山东省邹城市突出“四个转变 推动法治文化浸润人心”》入选司法部法律服务案例库、《种法治的种子 开梦想的花》被法治日报社《法制与新闻》杂志刊发。《山东邹城:培育“未来家长”托起明天希望》,被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推广。一是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基层法治建设。7月7日,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刘君妮在济宁市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做典型发言。7月25日,组织召开市政协政法系统联络组“推进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专题协商会议。实地察看大束镇黄庙村、大束镇黄疃村法治建设情况。二是筹备济宁市半年总结会议。7月21日,2023年济宁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总结暨高质量发展观摩会议在我市召开。观摩团先后到石墙镇上九山村、山东堃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孟”法德教育基地开展实地观摩,并召开总结会议。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8月16日至17日,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李传华来我市调研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李传华先后到峄山白云宫普法基地、“两孟”法德教育基地、大束镇黄疃村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我市在法律进景区、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传承、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扎实推进“法治为民”普法文艺演出活动。第三季度共组织开展演出16场,全年已开展30场次,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1.加大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坚持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排查制度,督促各责任单位加大信访矛盾隐患排查力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推动责任单位实行ABC分类台账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逐案落实包保领导和责任人员,确保事有人问、人有人稳,将信访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负责制,实行系统和书面一案双交,落实一案一专班攻坚化解机制,逐级压实责任,形成工作闭环。通过及时转交、靠上督办,推进信访业务规范化办理,确保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到100%,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3.今年以来,济宁市2023年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清仓行动”共向我市交办信访积案81件,截至9月30日,已化解78件,化解率96.3%;中央联席办“治重化积”交办第三批积案43件,截至9月30日,国家局已审核认定40件,审核认定率93.0%。

  一是全面开展欠薪隐患排查。各镇街、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多发行业企业全面开展摸排,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靠上化解。二是提高线索吸附能力。一方面开展联合集中接访活动,在根治欠薪工作专班专门设立集中接访办公室,各部门分管负责同志轮流带班进行接访。同时,大力宣传市级维权平台,现场张贴以及通过网格员把劳动纠纷维权二维码传达到每个社区网格扩大平台知晓度。三是加大打击力度。建立住建、人社、公检法协作配合机制,综合运用责令整改、行政处罚、黑名单、信用扣分、刑事拘留等措施,实施联合打击、联合惩戒,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虚假讨薪、恶意讨薪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震慑了不法行为,有力维护了劳动者权益。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工作,开展城乡一体化巡防和“春风”“烈火”“利剑”等系列专项行动,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养老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推进“四网合一”“五治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领导重视,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禁毒工作。今年7月份,我市先后召开市党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我市禁毒工作。8月份,市公安局先后召开全市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部署会议、全市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推进会议,部署安排我市禁毒工作。

  二、坚持主动进攻,提升打击毒品犯罪效能。7月份以来,市公安局共刑事拘留涉毒人员8人,起诉2人,告诫滥用成瘾性物质人员43人,和省内外市联合抓获涉毒人员11人,和外省市联合查获吸毒人员84人。特别是近期,市公安局成功侦破济宁市第一起非法经营笑气刑事案件,查证100余人次,起诉2人,刑事拘留8人,处罚吸食笑气人员37人。

  三、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一是定期到全市97家入网易制毒化学品企业进行实地检查。二是开展堵截防控“大查缉”。每月组织禁毒、、派出所等单位,开展上路查缉工作。每季度组织禁毒、、反恐、特巡警、派出所等单位,开展24小时上路查缉工作,织密“一市一防线”。与药监部门、卫健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类和精神类药品开展定期检查工作,严防麻精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三是开展全市制毒物品“大清底”行动。组织发动网格员、警务助理,禁毒社工、专管民警、乡镇街道干部等开展拉网式摸排,对我市800余家化工医药企业、10家医药农药中间体企业、97家登记备案的易制毒化学品企业、296家养殖场所全部走访并告知一遍。

  四、常态化开展戒断康复工作。一是高标准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为便于管理吸毒人员,在全市16个镇街均按照“三区两角”高标准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按照1:20比例配备专职禁毒社工。二是督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运行。禁毒大队定期到16个镇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督导检查工作,检查其工作台账、档案管理,确保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良性运转。三是定期组织禁毒社工对吸毒人员开展帮教访谈活动。为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尽快回归正常生。

上一篇:假体隆胸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天津华中医疗——崔海燕教授专业培训安全塑造美丽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