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主页 > 男人 >

张炜的精神自传(赵瑜)

发布时间:2024-04-18 18:5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张炜喜欢有质量的阅读,这是他精神的行走方式。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朱又可采访的时候,他提到自己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做《中年的阅读》。所谓“中年”,不过是说走过不少地方后的一次自我总结,是年龄,是时间,也是挑剔的开始。那么,该读什么呢。张炜沿用了一个共识:“或者是绝妙的虚构,或者是真实的记录。”

  《行者的迷宫》是作家张炜和记者朱又可的多次对谈的结集,是张炜多年来精神生活的一次集中表达。从写作到阅读,从思考到现实,从幼年到当下……这部漫长的采访记录,是张炜的一次口述传略,而主要内容关涉精神。

  年轻时,张炜曾经一度想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他在出生地附近的山川河流间不停地奔走,遇到别人的时候,也遇到了自己。在回答朱又可关于为谁写作的问题时,张炜也是说是为自己。哪个自己呢,是一个遥远的自己。相信,这个自己和在行走时遇到的别人有关。

  在写作十卷本的《你在高原》时,张炜甚至给书起了一个副标题,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的手记”。作为一个作家,熟悉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就像往精神的银行储蓄了一笔数额巨大的钱财一样。作家张炜早些年的行走,对他的精神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储蓄行为。越是精神的储蓄丰富,张炜便越觉得写作出一部有着精神高度的作品的必要。从1987年开始筹备,至2007年完成稿件,《你在高原》历时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国完成了一些经济的转身,同时也消耗掉太多的传统文化和资源。

  一方面,是作家被现实生活中某些有违良知的发展逻辑所折磨,另一方面,又要重新梳理个人史中需要阐释和重述的部分。这个过程,几乎是反思、反思、再反思。这些年来,除了向精神生活的深处行走之外,张炜也在世界范围内旅行。被一种固定思维方式,甚至是固定的审美惯性长期拘囿的个体,也只有在这种远距离跋涉的过程,才能遇到不同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好与不足。

  作家张炜的精神生活是一个由地下岩石到高空云朵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他有着强烈的公识。他的思考远远早于时代的迟滞。所以,他常常会在写作的时候注入自己的忧虑,这些忧虑关乎中国当下精神生活的丧失。

  比如朱又可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GDP世界排名第二后一些国人的骄傲。张炜近乎苦笑着回答:“这只是部分粗鄙的人才有的心理状态,是动物性的表达。有了一点点钱不算什么。再有钱还能比得了盛唐、比得了康乾盛世吗?历史记载,盛唐时期大街上的树过节的时候都用华丽的绸缎包起来,到处灯火通明,外国人来到长安惊羡得不得了。据估算,清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可即使是那样的物质积累,最后国势还是走向了极端衰弱,八国联军来了无力抵挡,成了所谓的东亚病夫。物质的轮回不值得大惊小怪。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比较贫穷的个体。这其实不必来自统计数字,只要到大地上走一走就明白了。走在最广大的山区和平原的内部,有的地区在变好,而有的几乎感觉不到所谓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什么……”

  《行者的迷宫》,是一个作家对世界的回应,不仅有写作经验和阅读感受,也不仅仅是世界观形成的自洽,以及方成熟的自得。这部书里最让人着迷的是张炜对自己写作多年所经历的世事变化和精神成长的全盘托出。所有张炜的讲述或回答都有精神的亮度和个温。是张炜的一个精神自传。

上一篇:【我的入党故事】吴锦芝:个人自传写了20张纸
下一篇:入党相关党建工会公文写作公文写作宣讲家网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